close
註意到,這封震撼瞭全球的郵件並非毫無預兆。就在一天之前,Uber公司董事會剛在官網發佈瞭一份對Uber打擊沉重的報告。這份報告是Uber雇傭美國前檢察總長霍德爾完成的,報告認為Uber公司的內部文化需要立刻進行重大修補,並建議Uber“重新設定”創始人卡蘭尼克的職權。
根據CNBC等媒體報道,Uber公司深陷高管性騷擾醜聞,在2017年以來已經相繼解雇20多人。包括之前的公司二把手傑夫·瓊斯、首席財務官古普塔等6名卡蘭尼克的心腹親信都離開瞭Uber。科技界普遍認為,卡蘭尼克這次“無限期離職休假”,很可能意味著他被自己親手創建的Uber逐出瞭傢門。
2009年一個寒冷的雪夜,卡蘭尼克和朋友在巴黎街頭凍得瑟瑟發抖,卻打不到出租車。那一刻,卡蘭尼克冒出瞭要做一個網約車app的構想。他和朋友最初投入瞭800美元,招募瞭一個熟人當司機,迅速創建瞭Uber。今天,作為全世界價值最高的“獨角獸”公司,Uber的估值達到700億美元。
然而這一次,卡蘭尼克親手創建的龐然大物,反台中申請商標代辦過來要驅逐這位極富個人魅力的創始人。
劍走偏鋒,不走尋常路的“霸道總裁”
瞭解到,維基百科資料顯示,1976年出生的卡蘭尼克擁有波蘭、俄羅斯、德國和愛爾蘭血統,也許正得益於這種混血背景,卡蘭尼克極具冒險精神,行事風格粗獷霸道,曾被路透社稱為“霸道總裁”(abrasive reputation)。
和喬佈斯、蓋茨等眾多矽谷奇才一樣,卡蘭尼克選擇瞭從世界名校UCLA退學,和朋友一起在自傢車庫白手起傢開始創業。
卡蘭尼克喜歡對抗監管的特質,在1998年他第一次創業經歷中就彰顯無遺。22歲的卡蘭尼克創辦瞭一傢名為Scour的點對點文件共享軟件公司,為客戶提供盜版音樂下載服務。根據其個人傳記記載,Scour的違法行為引發瞭美國音樂制作人協會的註意,後者發起訴訟,向卡蘭尼克索賠2500億美元!無奈之下,卡蘭尼克隻好於2000年關掉Scour逃脫索賠。
不甘寂寞的卡蘭尼克拉著一批前雇員又創建瞭Red Swoosh。這一次他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瞭成功。據卡蘭尼克回憶,他曾有3年時間沒有一分錢收入,所有員工全部跑光,為瞭逃避國稅局發來的11萬美元罰單,他甚至要逃到泰國辦公。好在2007年卡蘭尼克苦盡甘來,把Red Swoosh公司賣出瞭1700萬美元的價格。
2009年創辦UberCab之後,卡蘭尼克的公司很快迎來瞭監管的挑戰。在創始地點舊金山,市政當局判定他“未經批準無照經營出租車業務”。卡蘭尼克把Cab(出租車)一詞從公司名稱中拿掉,辯稱Uber公司提供的不是出租車服務。這一解釋最終也得到瞭當局首肯。
隨著Uber急速擴張的腳步,在馬德裡、巴黎、倫敦、南非等地,Uber遇到瞭類似的監管要求,都以各種方式繞開規則。比如在進入亞洲某些地區時,Uber就以互聯網信息服務商的身份註冊,規避瞭當地交通管理部門的諸多限制。這種做法也讓Uber在歐洲、非洲、南美、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傢遭遇瞭大規模的出租車司機罷工抗議。其中巴黎有數千出租司機曾圍攻Uber車輛,一度造成Uber乘客受到人身威脅。
卡蘭尼克不僅和權威對抗,也和自己的同事、投資人對抗,甚至懟起自己的顧客也毫不留情。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,2013年紐約暴風雪來臨時,Uber的約車價格比平常提高瞭7-8倍,招來瞭顧客雪片一樣的抗議信件。對此,卡蘭尼克堅決維護Uber的定價機制,認為高峰時期的高價隻是“正常的市場機制”。
擴張迅猛,Uber公司文化飽受質疑
瞭解到,Uber從800美元和3個司機起傢,用瞭八年時間,歷經15輪融資,如今估值達到700億美元。這種世所罕見的發展速度,部分得益於Uber強調競爭性和攻擊性的企業文化。
據“The Street”網站介紹,Uber新員工將被送到Uber大學進行公司文化和價值觀的培訓。Uber公司台中商標申請流程的核心價值觀包括瞭“Always be hustlin”(永遠保持繁忙主動)等14個金句,員工被教導永遠要想著對競爭對手發起致命打擊,不得服輸,因為這才是“優步之道”(The Uber Way)。
從Uber推出產品服務的時間線來看,Uber公司的創新活力和進軍新領域的野心令人印象深刻。
從最初打造Uber App開始,卡蘭尼克的野心就不僅止於網約出租車市場。卡蘭尼克招募瞭核物理學傢、彈道專傢和神經認知科學傢等各式各樣的尖端人才進入Uber的核心研發團隊。
從2012年起,Uber開始允許通過嚴格背景調查的私傢車主加入平臺,形成瞭今天大傢熟悉的網約車服務模式。2014年,Uber推出UberPOOL拼車服務。在研發團隊的努力下,Uber能通過復雜的實時交通狀況計算和人流量預測進行佈局,提高拼車服務的使用效率。
2014年,Uber推出網約直升機服務,方便客戶在城際之間穿梭。坐Uber直升機從紐約市到漢普頓一趟需要3000美元。而在交通堵塞狀況惡劣的巴西城市聖保羅,Uber直升機可以讓人避開堵車,平均一趟市內旅程需要63美元。
2015年,Uber與實時路況信息提供商TomTom合作,為倫敦等大城市居民計算最佳上下車地點。2016年,Uber無人駕駛汽車開始上路。
除瞭產品領域的更新,Uber迅猛的擴張也形成瞭全世界“單挑”各種對手的格局。在美國,有Lyft 和 Curb等小公司與之競爭;在印度,Ola成瞭Uber的攔路虎;在東南亞,Grab占據瞭相當大的市場份額;而在中國,Uber經歷瞭歷史上首次失敗,被滴滴出行宣佈收購。
Uber公司這種極度強調競爭性和攻擊性的企業文化,也帶來瞭一些負面效應。根據Uber前工程師蘇珊富勒的揭秘,Uber公司內部,女性員工飽受性騷擾和性別歧視的折磨,並且上司言語傲慢,對下屬充滿呵斥和不屑。
在2017年,Uber公司身陷醜聞和麻煩。Uber公司高管在出席論壇時粗魯地打斷女主持人講話之後,用一個歧視女性的笑話引發全場公憤。不巧的是,當時女主持人正在關於“性別平等”問題進行演講。不僅如此,Uber女性員工爆料在公司內部遭遇性騷擾,人事部門卻采用“捂蓋子”的態度盡量掩蓋事實。今年早些時候,Uber向美國貿易委員會交納2000萬美元,和解一起關於Uber誤導旗下司機的指控。
據CNBC報道,醜聞纏身的Uber在2017年一季度虧損7.08億美元,而根據彭博社估算,2016年上半年Uber虧損超過12億美元,2016年全年虧損17億美元左右。
敗走麥城,Uber在中國燒掉20億美元
中國市場是Uber在全球擴張的腳步中第一次敗走麥城。據卡蘭尼克個人談話透台灣申請商標露,Uber在中國總共燒掉至少20億美元,最終還是在價格補貼大戰中不敵滴滴,宣佈出局。
根據科技媒體“36氪”報道,2016年年1月,在Uber和滴滴的價格補貼戰還未見分曉時,卡蘭尼克曾有一番耐人尋味的發言。與海航集團戰略合作發佈會上,卡蘭尼克說道,滴滴公司每周要花7000萬到8000萬美元,按照這個節奏來估算,滴滴每年花40億美元來補貼司機;2015年Uber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,但用於補貼司機的錢僅有滴滴的一半。
在中國市場,Uber被強大的滴滴拖入瞭一場不情願的價格補貼大戰。
根據彭博社的數據,就在2016年8月,Uber在中國被滴滴收購的時間點上,Uber的市值超過滴滴的兩倍,更是其他競爭對手的10倍以上。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的Uber在中國破天荒地成為瞭行業第二名,不得不燒錢跟上滴滴的節奏。
據CNBC報道,在卡蘭尼克決定出售中國業務時,滴滴在中國已經占到80%左右的市場份額,無法再消耗下去的Uber隻好宣佈“投降”。卡蘭尼克表示,“隻有盈利才是生意持續的基礎,我們在中國的業務無法在繼續下去。”
不過俗話說,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彭博商業認為,Uber出售中國業務,並從滴滴收到大約10億美元的對價,使得Uber在印度市場競爭的關鍵時期擁有更多資源和精力與Ola決戰。
註意到,根據福佈斯實時財富榜數據,現年40歲的卡蘭尼克擁有約62億美元的財富。即使他親手創立的Uber公司最終解雇瞭他,他的人生到目前為止也算充滿瞭輝煌。不過性格強悍的卡蘭尼克應該不會就此“善罷甘休”,未來他能不能像喬佈斯一樣,在經歷低估後“王者歸來”,上演更大的傳奇,隻有時間能夠證明瞭。
[責任編輯:周小兜]
更多精彩關註微信:洞察網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